您所在的位置: > 主页 > 华夏经济网 > 资讯 > 正文
杨林:生命密钥 细胞之光来源: 日期:2025-08-12 14:38:01  阅读:-

    在医疗健康领域,一场以细胞治疗为核心的个性化及精准医疗革命正悄然改变着重大疾病的治疗范式。细胞治疗技术正以“生命本源之力”重塑疾病治疗范式。近日,节目邀请到了上海塞奥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杨林博士,深度解析细胞治疗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实践,展现了中国生物医药企业以自主创新推动医疗普惠化的使命担当。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807/b8ce170feb6c67fbed0965d0811088ca.jpg

    “细胞治疗的本质,是用身体的好细胞修复出问题的细胞,病源于细胞,解也始于细胞。”杨林博士以通俗语言揭示了塞奥思生物的核心业务:通过提取人体自身免疫细胞,经体外诱导,抗原附载及激活、回输体内,实现对癌症、免疫失调、衰老及慢性病的精准干预。这一“自我修复、自我防御”的理念,颠覆了传统药物“压制症状”的逻辑,开辟了以人体免疫系统为核心的全新“异病同治”治疗路径。

    其核心技术“自体新抗原树突状细胞疫苗”便是这一理念的集中体现。杨林博士解释,该技术通过提取患者血液中的树突状细胞(免疫系统“侦察兵”),利用患者自身肿瘤抗原进行“特训”,使其精准识别并激活T细胞攻击癌细胞。“与传统化疗、靶向药相比,这是“绿色疗法”,不伤正常细胞;是“个体化精准打击”,激活长期免疫记忆。他强调,这项技术让身体成为对抗癌症的主力军,目前已在全国多家三甲医院开展临床实验。

    面对细胞治疗行业长期存在的个体化成本高、工艺标准缺失、进口依赖等“卡脖子”问题,塞奥思自主研发的DC自体血浆新抗原试剂盒服务体系成为破局关键。杨林指出,该体系实现了“抗原提取—递呈诱导—质控释放”一体化,将制备时间大幅缩短,同时通过模块化制备、区域分布式实验室网络及自动化操作流程,解决了规模化与个体化的矛盾。

    “我们不仅实现了‘国产替代’,更开辟了以自体抗原为核心的技术路径。”杨林表示,试剂盒体系让中国首次掌握了细胞治疗的核心环节——“免疫主权”。目前,塞奥思已联合三甲医院建立联合实验中心,输出真实世界数据,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标准化落地。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807/9540397d5b114f12b30062162842bd94.jpg

    塞奥思的“中德联合开发”模式备受关注。杨林介绍,德国的技术严谨性与中国的临床样本优势形成互补:德国提供抗原递呈、质量控制等底层技术支撑,中国则通过复杂病种、广泛样本加速技术迭代。这种“双向协同转化”不仅实现了“欧洲标准+中国效率”的融合,更推动部分技术“反向出海”,反哺欧洲市场。

    “中德协同的意义,在于搭建一座连接创新与应用的桥梁。”杨林透露,塞奥思正通过国际人才培训、标准体系双轨制,打造跨国型技术队伍,为全球患者提供可及的精准医疗方案。

    面对细胞治疗“临床收费难”“患者认知低”等现实挑战,塞奥思提出“政策合规+市场教育”双轮驱动策略。一方面,通过技术标准化、收费路径清晰化,推动细胞治疗“有法可依、有据可依”;另一方面,以“术语转语言”“科学转体验”的方式开展患者教育,建立“知情同意+专家陪伴”的安心机制,并依托真实案例追踪体系增强信任。

    未来,塞奥思将围绕“降本增效、技术迭代、临床拓展”三大方向发力:推进自体血浆新抗原递呈平台升级、全流程自动化制备系统建设;布局区域级P2“思科微仓”实验室网络,构建“日间手术室的医生合作+专病中心”模式;最终实现从“高端治疗”到“全民可及”的普惠目标。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807/0d424b5c577b55cfc56338b3e3f651fd.jpg

    从实验室到临床,从中国到全球,塞奥思生物正以自主创新为笔,书写着精准医疗的“中国方案”。在这场关乎生命健康的变革中,他们不仅致力于让细胞治疗“看得懂、信得过、用得起”,更以科技的温度,为无数患者点亮希望之光。当个体化医疗从概念走向现实,塞奥思生物不仅在书写技术突破的篇章,更在践行“健康中国”的深层使命:让科技的温度,触达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生命。


    (正文已结束)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